关于世纪注册

道德之生命启示录——《道德经》悟读【第七十八章·柔之胜刚】
发布日期:2024-09-09 12:57    点击次数:54

世合处处春光明,人和家家意气平;为人且向水道学,柔弱二字贵千金。

图片

【原文】

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以其无以易(替代)之。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

是以圣人云:"受国之垢(屈辱),是谓社稷主;受国不祥(灾祸),是为天下王。"正言若反(正话反说)。

【悟读】

图片

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。

表面看来,这不过一自然现象。透过现象看本质,此言其实是在告诉世人一个哲理,纵然居功至伟,人依然须“上善若水”,始终保持至善至谦之品行。

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有一种“弱德之美”。比如,“儒”字含一个“需”,“需”有“等待”之义。孔子之言论,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”,“有道则出,无道则隐”,体现的就是一种“善于隐忍及等待”的人生哲学和生命艺术。

透过“水”之意象,亦能真切地体味出水之柔德。譬如,老圣人所言之“上善若水”,“弱者道之用”,“水善利万物而不争”,如此等等,不一而足。

本章老圣人总体论述的是,“以柔克刚,正言若反,重在修身”,突出的是如水般的“柔弱、慈爱、谦下、不争”等特质。世人之“莫不知,莫能行”,是因为水的这些特质,挑战的是人性本能之弱点。

“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”,一般方家之解读是,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,但柔弱之水却可穿透坚硬之物,进而以“滴水穿石”的成语来加以印证。其实不然,老圣人之本意,是阐述“刚不胜柔”之生命智慧。

“以其无以易之也”,那些攻坚强者无法战胜水,是因为无法改变水的形态、特质和属性,足见水之伟力和魅力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老圣人所言之柔弱,其一,非是世人所言之软弱无力,而是老圣人一贯宣扬之“谦卑处下”之境界。谦卑处下,反而居上,是因为有内心之强大力量和坚定信念。

其二,“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”。老圣人所讲之柔弱,非是常人所说之软弱无力,而是柔中带刚,柔中有强,恰如二月之春风。

在收回香港主权的中英谈判中,面对以“铁娘子”著称的撒切尔夫人,邓小平以退为进,充分展现了以柔克刚的中国智慧,通过协商,成功的与英国达成协议。

“受国之垢,是谓社稷主;受国不祥,是为天下王”。强调无论是国君,还是为天下主,必须谦恭受责,信义为先,承担责任,解决问题,才有资格和潜质成为真正的君王。

柔可胜刚之思想,引入社会与家庭之中,强调的是“和为贵,合则美”。和睦柔和比威严严厉更加有利于稳定和谐。

寒山寺有和合二仙,一曰寒山,一曰拾得。民间关于他们的传说许多,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,这二人皆是才华横溢,感情深厚,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。他们一人手持荷叶,一手持捧圆盒,借喻和(荷)谐,合(盒)好,象征和谐为贵,寒山寺也因此成了中华合和祖庭。

和柔虽简,却深深的蕴含着中华文明处世之真谛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